我很失败,世界上一个爱我的人都没有

我很失败,世界上一个爱我的人都没有

“我很失败,世界上一个爱我的人都没有”。

这是昨天在知识星球里我收到的一条私信,她还讲了一大堆自己这几年的遭遇。

我是这样看的,如果真的没人爱你,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可以自己爱自己。

毕竟,别人的爱都是有附加条件的,而且一般都会有保质期(包括亲情)。

年龄越大,越会意识到,“别人的爱”没那么重要。

父母爱不爱你不重要,亲人爱不爱你不重要,配偶爱不爱你不重要,孩子爱不爱你不重要。

你渴望他们的爱吗?如果渴望,那你就被困住了。

记住,人都有自爱的潜能,只不过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激发出来而已。

之前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一位有经验的消防员在培训新人时说: “遇到想要自杀的人,千万不要提他的父母,因为他的父母很可能就是他想要自杀的原因。”

换句话说,很多抑郁、轻生的人,可不是因为缺爱,而是因为向他袭来的“爱”太沉重,而且是带着毒箭的。

大家不要觉得我在胡说,很多世俗意义上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比如你要听话,你要懂事,等等。

总有人喜欢在评论区跟我说:父母的爱对孩子是无私的。

我想说,在有些特定环境里,父母的爱并是不纯粹的,里面还掺杂着怨恨、不满、怀疑、利用、嫌弃……

如果父母无法承认这些情感的存在,那他们就会以爱之名对孩子为所欲为。

在某些家庭里,父母最不希望看到的子女享受快乐,因为他们会觉得非常不舒服。

他们认为子女时刻处于“吃苦”的状态,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如果你能从爱情、游戏、旅行、购物等事情中获得快乐,他们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负能量的人,不懂事的人。

这可能源于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苦难教育,他们的人生信条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他们小的时候,接受这些信念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到了今天,他们仍然想把这些观念传递给子女,那问题就大了。

父母向孩子诉苦的本质就是向孩子转移痛苦,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应该背负起这些苦难,让父母幸福。

他会幻想自己变强大,帮父母解决苦难,但现实是,他什么都做不了。然后他就会活在对父母的愧疚里,一辈子都很难真正地抬起头来。

之前就有人发出过一个观点:为什么只有我们这里总喜欢提“原生家庭”的问题?为什么发达国家就很少有人聊这个话题?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往上数三代,就已经开始富裕、文明、开放,以“享受快乐”为导向去生活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0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