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每一个人最最底层的操作系统,如果一个人最最底层的操作系统是处于负向的或是崩溃的状态,那么在此操作系统上所安装的一切能力app,哪怕你这个能力app是一百分,也是枉然,尤其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且噪音更大的时代,把握不好自己的这个底层操作系统,必然戾气遍地,这是需要我们无比重视的。
关于个人的情绪,我真的太想讲三点自己的深有体会了。
第一点,当今的每个人几乎都是被创伤所构成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自身情绪所反噬的风险。就拿我自己来讲,当我向某个群体去投送能量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透支我自己的情绪风险,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我从这里出去,必然要从别的地方去补回来,否则我必然失衡。
举个例子,就好比你或是你的团队需要通过辛苦的去挖掘与提炼,才能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悲苦,或别人的悲苦,去转化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笑料与人共情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在走钢丝了,想想我们所熟悉的——尤其是一些喜剧明星,如金凯瑞,周星星等。所以,但凡是走这个路数的,可以这么说,都是或多或少有心理问题的,换句话说这个创伤是必须拿出来抚慰化解的,倘若抚慰化解不了,后果就是,要么那放弃这个行业,要么就是彻底的被自我所放逐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狠劲儿(成功)的背后其实都是一种创伤。
是,有些人是成功了,但成功顶多也就是止疼药罢了,而那个被隐藏的创伤依旧还是在那,在那等待着需要被拿出来去抚慰去化解,否则这个被掩盖了的创伤就一定会带出一系列的让你想都想不到的可怕的连锁反应。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创伤所构成的人,对,我说的是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
这里我插一句:当你去看或想讲某种东西是什么的时候,其实它就已经不是那个东西了,也就是说在你去看或想讲的瞬间,那个东西就已经坍塌了,那要如何才能看到坍塌之前的呢?所以,需要修行。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去旅行,去不同的磁场,用更好更高能量的场域,先让自己从——心随境转开始。
第二点,上面情绪的透支是我们内部的情绪风险,而下面这个情绪的反噬,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外部风险。
家人们一定要记住,不要把自己演成一副“总是高高在上,我非得教育教育他人/市场”的这个一个角色,这样你的骄傲与傲慢,一定会让你收获情绪所带来的反噬!尤其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更是,所以不论是做人或是做事,永远“懂得”安安静静地去做好一个『关键配角』的角色,一定是利大于弊的,这就是智慧。
第三点,上述的“一内一外”,在这个“外”的基础上还能够再加上一个,就是时刻要堤防情绪被撕裂的风险。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永远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表达欲,绝不去过度表达优越感,不论是你发朋友圈也好,还是现实中为人处世俗,亦或是做产品做营销等等,一旦让人有了优越感的感受,必然就会有对比,人一旦有了对比,那么必定就会有伤害,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所以,但凡是有智慧的人或是品牌,他们都绝不会去为了个短期的热度也好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去制造群体情绪的撕裂感,永远不把社会基本盘变成自己的对手扫。
好产品或是人,都是在弥合裂缝,而坏产品和别有用心的坏人,则是在制造分歧制造恐慌。
当然啦,这世界又何来所谓的“好”或所谓的“坏”呢?也许就没有所谓的好与坏等二元对立,有的只是智慧的平衡与稳定罢了,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