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这东西有人甘之如饴,有人弃如敝履,还有人觉得,但凡需要情绪价值的人都是傻逼……
那么,情绪价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我看来,情绪价值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东西。
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给别人提供良好的情绪,反而是为了迁就对方,被迫哄,跪舔,结果就是反向透支了自己的情绪,还被认为是在谄媚地拍马屁。
在镜子老师看来,情绪价值的本质就是:
你深知一个人的成长处境,明白对方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不为人知的欲望和弱点是什么,从而能做到对症下药,让对方爽,从而替你办事。
也就是能利用最小的成本,来为自己轻而易举达到目的,这就是情绪价值。
不过,大部分的人是做不到的,因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情绪早就透支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能量来为别人让渡,反而更像是寻求被人爱,像一个索取别人渴望的巨婴。
这也就像很多人跟自己父母相处,没有耐心一样,因为跟他们讲话,10句有8句都在透支自己的精力,安抚对方的情绪。
而且你一跟他们说话,这种情绪勒索就永无止境,因为他们从来不把“赚钱”和“解决问题”放在首位。
当一个人面对生存的硬性条件都没有时,再要求别人无条件给予情绪价值,就看起来特别矫情,而且很大概率对方会非常不耐烦。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富人,极其反感下属/合作方,向自己索要情绪价值,因为他们觉得:你不配。
你不配我跪舔你,要么你多加钱,要么就事论事,要么就给我好好办事,不然就滚蛋。
反感情绪价值的老板,必然是做实事的。只有你把事做好了,我才吃你的马屁,我才愿意给你发两句夸奖。
那么不反感情绪价值、且特别爱听别人拍马屁的领导,大概率所在位置不需要做实事,只要不犯错就行了。
在这种工作情况下的下属,就得学会满足领导的情绪,想领导之所想,开开心心让对方爽。谁能想领导之所想,谁就能升得快。
除此之外,如果富人、领导、上位者,他们愿意给下属提供情绪价值,并不是为了单纯让你爽,让你开心,更不是为了“懂你”“陪你疗愈”,而是有极强的工具属性。
简单说,他们提供情绪价值,是为了让你更听话、更配合、更稳定、更卖命。
让你觉得被尊重了,被理解了,被善待了,进而减少你的抵触,让你主动认同这个系统,不去搞事,不去挑战规则,还能甘愿付出。
这就叫管理型情绪价值。
大公司老板喜欢嘴上说,员工是家人,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员工降低戒心和敌意。
即使老板再怎么跟下属打成一片,私下喝酒谈心,但真出事时,还是利益优先。
富二代、领导,见人都很温和,但该拿捏你的时候,一点不手软。他们用情绪价值,实际上是把它当作工具、管理筹码。
那么老板们真的不吃情绪价值吗?并不是,只是他们不吃情绪上的价值,而是吃操控情绪的价值,也就是权力的价值。
比如只要是领导,老板,唯一恐惧的就是丢权,或者下属不听自己的话,架空老板;
因此,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那么下属时刻勤勉的汇报、老油条只喷别人不喷我、不服别人只服我的唯唯诺诺,和喜笑颜开,才能让我很爽。
这才是领导需要的情绪价值,时刻被觉得很重要,时刻把所有人拿捏在手心、随时有能调动资源的权力,只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感觉,才是最爽的。
而对普通人来说,情绪价值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普通人之间搞情绪价值,通常是求认同、求支持、求依赖。
比如情侣之间需要陪伴与共情,朋友之间需要理解与安慰,这些都是为了弥补,彼此情绪上的孤独感和安全感。
普通人搞情绪价值,更多的是关系纽带和情感寄托,而不是手段和工具。
这就是阶层之间,使用情绪价值的区别。
上位者用情绪价值来管理和掌控,下位者是用情绪价值来取暖和获得存在感。
直白一点说,富人不会去“疗愈”别人,他们的情绪价值是软钉子+胡萝卜,目的是让你心甘情愿接受他的安排,不搞事,别出格,继续为他创造价值。
而普通人的情绪价值,则是:你别让我孤单,别让我觉得不被重视。
所以,情绪价值说简单也简单,看中对方缺什么、根据需求对症下药,一定是锦上添花。
比如天天被欺负,没有信心的人,缺鼓励,鼓励越多,对方越欣喜;
天生喜欢卷天卷地,与人斗、与地斗的人,需要的情绪价值,就是拿鞭子抽他,卷到死,越卷才越爽。
掌控欲强的人,需要的情绪价值,就是有实力人的顺从和敬畏,特别是对方不服别人、只服我的态度。
就像看业绩干实事的老板,不爱吃马屁;吃马屁的老板,首先在意的也不是业绩;
会观察就会预判,能精准提供情绪价值,在需求点上的人,在哪都会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