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善良有时也需要锋芒:为什么你越宽容越容易受伤害?](https://www.afx5.cn/wp-content/uploads/2025/05/20250522142752905-image.png)
从小我们被教育为人要善良,吃亏是福,得饶人处且饶人。
长大进入社会后我发现,我们小时候被规训的这一套在人际交往中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好处,反而让我受了不少委屈和不公。
有时候我不仅怀疑,为什么我越不计较越会被人欺负呢?
直到看了《百家讲坛》王立群老师的一段话,我才幡然醒悟。
王立群老师说:善良的人往往容易犯一种错误:就是以德报怨。
善良的人对人总是一种态度,认为只要我不害别人,别人就不会害我。
然而这是一种错觉,这是一种幻想。
当被人伤害时,善良的人总会选择原谅对方,选择息事宁人。
表面上看这样处理很大度,然而这只会让别人轻看你,认为你好欺负,认为你是个“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你。
以德报怨,只会让人得寸进尺,让你受到更大的伤害。
因为人性是欺软怕硬的,人跟人相处都有一个试探的过程,也就是对方要试探一下你的底线是什么。
如果有人一开始就欺负你、打压你,你不选择反击的话,那么他就会得寸进尺,因为他已经把你定义成软弱可欺的人。
现实并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好人,就让你得到好的回报,也不会因为你很好说话,而为大家所感激。
相反,如果你总是与人为善,太好说话,大家都只会抛给你更多棘手的事情去做。
在单位里你会发现,最好说话的人一定是干活最多的人,在家庭里你会发现,最好说话的人往往忍让更多。
而且一味忍让,虽然可以给他人留下“好说话”的印象,但与此同时,也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你的短处。
今天你接受了对方的要求,迎合了对方,某一天,如果你不再迎合他,不再接受他的要求了,对方非但不会感激你曾经的那些帮助,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说话不算数,关键时刻掉链子。
也就是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
太好说话表面上看是你用你的大度原谅了别人,实际上你是在帮助别人耗尽自己。
因为你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和压力承担了过去,你总担心拒绝别人会得罪人,于是你忽略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所以的委屈和不甘只能自己消化。
时间久了,你的不满和压抑只能内耗自己,对别人是一点影响都没有。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当他人好好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好好对待别人。
当别人用恶意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让对方受到相应的惩罚。
善良本身没有错,但是善良也应该有边界、有底线。
没有锋芒的善良,只会成为别人得寸进尺的筹码;一味无止境的善良,只会让你越来越失去自己的领地。
《菜根谭》中说:“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仁慈之中又敢于当机立断,刚中必须带点柔,柔中必须要有刚,善良必须要有锋芒,才能将善进行到底。
记住,不要因为给别人撑伞而淋湿了自己。
真正的善良,是随和而不失棱角,柔软而不失锋芒,把你的善良,送给真正值得的人。
从小我们被教育为人要善良,吃亏是福,得饶人处且饶人。
长大进入社会后我发现,我们小时候被规训的这一套在人际交往中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好处,反而让我受了不少委屈和不公。
有时候我不仅怀疑,为什么我越不计较越会被人欺负呢?
直到看了《百家讲坛》王立群老师的一段话,我才幡然醒悟。
王立群老师说:善良的人往往容易犯一种错误:就是以德报怨。
善良的人对人总是一种态度,认为只要我不害别人,别人就不会害我。
然而这是一种错觉,这是一种幻想。
当被人伤害时,善良的人总会选择原谅对方,选择息事宁人。
表面上看这样处理很大度,然而这只会让别人轻看你,认为你好欺负,认为你是个“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你。
以德报怨,只会让人得寸进尺,让你受到更大的伤害。
因为人性是欺软怕硬的,人跟人相处都有一个试探的过程,也就是对方要试探一下你的底线是什么。
如果有人一开始就欺负你、打压你,你不选择反击的话,那么他就会得寸进尺,因为他已经把你定义成软弱可欺的人。
现实并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好人,就让你得到好的回报,也不会因为你很好说话,而为大家所感激。
相反,如果你总是与人为善,太好说话,大家都只会抛给你更多棘手的事情去做。
在单位里你会发现,最好说话的人一定是干活最多的人,在家庭里你会发现,最好说话的人往往忍让更多。
而且一味忍让,虽然可以给他人留下“好说话”的印象,但与此同时,也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你的短处。
今天你接受了对方的要求,迎合了对方,某一天,如果你不再迎合他,不再接受他的要求了,对方非但不会感激你曾经的那些帮助,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说话不算数,关键时刻掉链子。
也就是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
太好说话表面上看是你用你的大度原谅了别人,实际上你是在帮助别人耗尽自己。
因为你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和压力承担了过去,你总担心拒绝别人会得罪人,于是你忽略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所以的委屈和不甘只能自己消化。
时间久了,你的不满和压抑只能内耗自己,对别人是一点影响都没有。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当他人好好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好好对待别人。
当别人用恶意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让对方受到相应的惩罚。
善良本身没有错,但是善良也应该有边界、有底线。
没有锋芒的善良,只会成为别人得寸进尺的筹码;一味无止境的善良,只会让你越来越失去自己的领地。
《菜根谭》中说:“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仁慈之中又敢于当机立断,刚中必须带点柔,柔中必须要有刚,善良必须要有锋芒,才能将善进行到底。
记住,不要因为给别人撑伞而淋湿了自己。
真正的善良,是随和而不失棱角,柔软而不失锋芒,把你的善良,送给真正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