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为什么普通人难逃“20w定律”?-爱分享导航](https://www.afx5.cn/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7113701903-image.png)
现在的就业市场确实让人看不懂:
上海招本科生月薪4000起步,985毕业生大量海投简历,最后还是选择送外卖。
这个时候你肯定会纳闷啊,寒窗苦读十几年,咋还不如人家直播间里面扭扭腰呢?
其实这就是大部分普通人遇到的瓶颈:难逃“20w定律”。
为什么普通人难逃“20w定律”?
在市场经济里,一个人的收入不是由他的学历来决定的,而是由他创造的价值,准确说是能够被资本变现的价值所决定的。
分享哥翻译成成大白话就是很多人打工一年的工资收入达不到20w。
就拿老师来说吧,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价值大不大?
价值很大,因为那可是关系未来的大事。
但问题来了,线下一个老师一天能教多少学生,每教一个学生能收多少钱,这都是有数的。
他创造的社会价值虽然巨大,但是能装进工资代理的部分相当的有限。
可是一旦他当了主播,游戏规则就变了,讲一堂趣味知识课,几万人同时在看。
同样是1个小时的劳动,价值的变现方式完全不同了。
这就引出了一个现状,现如今传统劳动的价值变现能力下降,而娱乐劳动的价值变现能力反而上升了。
不仅仅是老师,很多工作,一到20万这个门槛,绝大多数普通人就卡住了?
工资涨不上去,存款过不去,创业刚起步就熄火。
这不是巧合,这就是所谓的“20w定律”:
你再拼,也只能维持在一年收入20万的天花板上晃来晃去。
20w,是阶层内循环的陷阱
20w听起来不少,对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是小有积蓄;对养家的中年人来说,是刚好填补生活的缝隙。
但你真把20w拿来干点什么,买房、创业、转型、投资,你就会发现,这点钱根本不够“上桌”。
20w的本质,是不上不下。
它不会让你穷到破产,但也不足以让你实现跳跃。
你能负担生活,但无法承担风险;你能撑住平稳,但应付不了意外。
所以它像一道墙,把大量普通人困在“可忍受但无法上升”的循环里。
你年薪20w,生活勉强过得去,买不起好房、换不起城市,甚至连转行都要再三考虑,因为你每个月的支出被刚好“配平”了。
老板不会给你太多提拔机会,因为你不是公司骨干核心。
资本家不会放你自由走人,因为你还能做事。
这个时候你以为自己在“稳定前进”,其实你在原地打转。
《黑天鹅》作者塔勒布有句话特别戳心:
奴役一个人最稳妥的方式,不是鞭子,是给他一份看似体面的工资。
20w,就是这份体面。而你,一边靠它生存,一边被它困住。
这个收入段的人最容易被假象骗住:
工作还行、有点存款、生活能过。你不再去突破,因为你开始“自洽”。
你和身边人对比,好像都差不多,心安理得;
你对自己说:“已经比大多数人好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恰恰是这个社会最想让你相信的事。
一旦你接受了“差不多就行”,你的人生就开始死水微澜。
你失去野心、失去斗志、失去翻盘的可能性。
为什么大多数普通人难逃20w定律?
原因有三个:
第一,你太相信线性努力。
你以为年年涨薪,总会突破天花板。
可现实是,职场的升迁从来不是线性叠加,而是非对称杠杆,你必须要么抓住一次关键跳跃,要么换赛道,要么撞资源。
第二,你太在乎短期安全。
你怕折腾,怕失败,怕离开熟悉的舒适圈。
你把所有积蓄都拿来“稳住生活”,结果你稳定了十年,但也停滞了十年。
第三,你太容易被情绪左右。
你看到别人的短视频逆袭、看到朋友圈里“年入百万”的鸡汤,就以为自己也能赶上。可你只学会了情绪共鸣,没有形成认知突破。
普通人怎样逃脱20w定律?
一个字:断。
断幻想,断旧路,断舒适区,你得在工作时间以外,找突破口。
靠死工资?没用。
靠慢慢攒?更没用。
你必须逼自己做决定:你要么升级能力,要么换平台,要么下注自己的稀缺价值。
别再把“20w还可以啦”挂在嘴边.
对于一个真正上进的强者,相信强势文化的人来说,这句话是毒鸡汤。
它会让你觉得“还行”,但这个“还行”恰好是你上不去、下不来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