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共情任何不是你阶层的人

当你把一个人带到了不属于他的高度,他的愚昧无知会毁了很多人。

图片[1]-不要去共情任何不是你阶层的人

最近有位老板咨询分享哥:

他有一位亲戚,天天抱怨,说日子太苦了,老板太黑了,社会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他那么努力还是赚不到钱?

他听完会有一丝同情,甚至想过掏心掏肺地给他提提建议,告诉他要提升自己,要看什么书,要学什么技能。

我告诉那位老板:如果你这么做了,那分享哥恭喜你,你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自己感动自己的“傻子”。

一、你的共情,是一场代价昂贵的自我感动

为什么分享哥会这么和那位老板说?

因为他从始至终都搞错了一件事:你和他根本不是一个阶层的人,永远无法共情对方的痛苦。

你发愁的是公司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是手里的资产怎么翻倍?

而他烦恼的,是下个月的房租怎么交,是孩子的补习费从哪挤出来?

你基于你的认知和资源,给出的建议:

比如“你要有长期主义思维”、“你要舍得花钱付费,投资自己的大脑”,在他听来,不亚于“何不食肉糜”。

这不仅对他来说不是帮助,反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冒犯。

你的共情,说白了,只是一场让你自我感觉良好的表演。

你通过“理解”他的痛苦,来彰显自己的善良和优越感。

你沉浸在这种“我真是个好人”的幻觉里,而对方,可能在心里骂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是认知、资源、环境和思维模式的全方位碾压。

这道不同阶层的鸿沟,根本不是靠几句廉价的安慰和不切实际的建议就能填平的。

你的善意跨越这道鸿沟时,往往会失真,甚至变味。

二、警惕“农夫与蛇”的现代版故事

有句老话,分享哥觉得道尽了人性:斗米养恩,石米养仇。

你偶尔帮他一次,他会感激你。

可你若是持续地对他施以援手,用你的资源去填他的窟窿,他的心态就会慢慢失衡。

他会把你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一旦你停止,你就会瞬间从“恩人”变成“仇人”。

这不是他坏,这是人性在生存压力下的必然反应。

弱者思维的核心,是索取和依附,是《天道》里的等靠要。

就像分享哥最近在VIP核心群里分享的精华:

弱势文化的人之所以称为弱,就是因为他是被动行动,被迫改变,

弱者非常依靠他人的安排,坐等机会,靠别人、靠经验、靠运气。

当他发现可以从你这里轻松获得“共情”这种情绪价值,甚至是一些实际资源时,他会像藤蔓一样缠上你这棵大树。

他会不断地向你倾倒情绪垃圾,消耗你的时间,拉扯你的能量,让你疲于奔命。

你以为你在渡人,实际上你在被消耗。

你投入的善意和资源,非但没能让他成长,反而滋养了他的惰性和依赖性。

当他某天反咬你一口的时候,你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才是那个需要被“共情”的可怜人。

所以,收起你那泛滥的圣母心。

跨阶层的善意,是最危险的投资,筹码是你的能量和安全。

三、真正的慈悲,是守好自己的能量场

那我们是不是就要变得冷血无情?

错了。

真正的强大,不是去共情任何不是你阶层的人,而是去理解驱动世界的规则。

你要明白,一个人之所以处于底层,大概率是因为他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就只配得上那个位置。

这是他自身选择和一系列行为导致的结果,你一个外人,根本无力也无权去改变他的命运轨迹。

你最宝贵的资源,是你的精力、时间和注意力。

这些东西,应该毫不吝啬地投入到比你更强的人身上,去学习他们的思维,去链接他们的资源。

你应该把能量花在经营好自己同温层的关系上,因为这才是价值交换效率最高的地方。

当你把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足够有钱,足够有影响力的时候,你再去谈帮助别人。

但那时的帮助,不是廉价的共情,而是居高临下的“赏赐”。

你可以设立一个基金做慈善,可以做一个项目让更多的人有工作。

你可以用你的规则去筛选那些值得帮助的人,而不是被动地被几个亲朋好友的哭诉就耗干了心神。

一个富人拿出一百万做慈善,远比一个穷光蛋贡献出全部的眼泪,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对这个世界的改变要大得多。

所以,各位读者,清醒点。

不要再去共情任何不是你阶层的人。这不是冷漠,这是顶级的智慧和清醒。

守好你自己的能量,经营好你自己的圈子,拼尽全力向上爬。

当你站在山顶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决定,是拉人一把,还是安静地看风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5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