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怪他人不帮你

图片[1]-永远别怪他人不帮你-爱分享导航

《韩非子》有言:“恃人不如自恃也。”

靠别人,终究不如靠自己。

这话糙理不糙,指望别人,就像把船栓在别人篱笆上,风浪一起,彻底翻船,终究是靠不住的。

唯有凡事懂得靠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如此,一切都尽可能掌控在自己手上。

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更为心安,心定地过好余生。

01帮是情分,莫当本分

任何时候,别人肯帮你,的确是大家的缘分,不帮你,那也是人家的本分。

切忌因为对方没帮你而记恨在心,这样的话,你终究是没有出息的。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在流亡过程,一直都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

追随他的介子推,竟默默割下大腿肉煮汤奉上。重耳复国后大赏功臣,独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因此为他鸣不平,介子推却淡然携母隐居深山,终老林泉。他何曾在心里责备过重耳的遗忘?

很多时候,事情做了就是做了,但求内心无悔无愧就足够。

永远不要后悔自己帮过别人,也永远不要怪那些得势之后,将你遗忘,也不帮你的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上帝帮助自助者。”

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老天爷也只青睐那些自己先使劲的人。若不自助,纵有贵人伸手,也难扶起烂泥。

所以,怪人不如自省,当渴望援手时,不如先看清自己是否值得被托付。

当你做到了心若向阳,又何愁前路岁月无光?

02不帮是本分,怨之无益‍‍所以,大多数人的大部分痛苦,就是没有处理好自己跟自己的关系,也没有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众所周知,管仲与鲍叔牙是至交。

管仲家贫,三次被征召打仗,自己都悄悄溜走。

别人骂他怯懦,唯有鲍叔牙替他辩解:“他并非怕死,是家有老母需奉养。”

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却从不因鲍叔牙的体谅而视为理所当然。

孔子在《论语》中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遇事总先叩问内心,而小人则习惯伸手向他人索取。

外求者多怨,内省者常安。

其实,面对他人的拒绝,我们不记恨,不挂怀,常如一面明镜照出我们自身的缺漏。

然后,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观己身,踏实弥补自身缺点。

这样,我们反而能在逆境和困境当中,为自己增添经验,加强锻炼。

最终反倒让自己一边锻炼的同时,一边收获到了更多的人生可能。

世上本无理所应当,懂得此理,便少了无数无谓的失落,减轻了诸多痛苦。

03强者自渡,方为出路‍‍‍‍‍‍‍‍

南朝沈攸之起兵对抗权臣萧道成,被围困于郢城。

眼看粮道断绝,外援渺茫,部众惶惶不可终日。

沈攸之却平静地在庭院中种起杨柳。众人不解,他道:“若城破,后人见此树,当知我沈攸之曾在此坚守。”虽终败亡,那份在绝境中亲手栽植生机的倔强,却穿透了史册尘埃。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亦当效法,永不停息地自我奋发。外力终有尽时,唯有源自内心的坚韧,方为不竭之泉。

真正的出路,不在伸出的援手里,而在自己迈出的脚步中。如沙漠行旅,与其苦盼甘霖,不如学会在干渴中开掘深井。

正所谓内劲生发处,天地自宽。

他人的援手,锦上添花固然可喜,但雪中送炭终究难得。与其在失望中质问他人为何不伸手,不如在沉默中磨砺自己的双手。

真正可靠的,终究是自己栽下的那棵树——深深扎根于自强的土壤,才能抵御无常风雨,最终亭亭如盖,荫蔽一方天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5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