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人一门心思搞钱-她就开始长脑子

图片[1]-当女人一门心思搞钱-她就开始长脑子

女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年华老去,而是没活明白。

年轻时总是把觅得良人,找到依靠当成是人生幸事。

等到年岁渐长才明白,将半生精力都投入到经营情感关系中,其实是对自己莫大的辜负。

手心向上的日子过久了,不仅会消磨你的心气,还会不断弱化你的思维和能力。

不放弃工作,专注搞钱,才是一个女人清醒的开始,也是她成长蜕变的契机。

01

前不久重温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深感唏嘘。

女主爱玛是一个受过贵族教育的农家女,从小就对美好浪漫的爱情充满向往。

可在嫁给乡镇医生查理后,她发现丈夫是个性格沉闷的人,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怀着不甘之心,她转而向外寻求情人的慰藉。

一开始,爱玛也确实享受到了甜蜜恋情,但作为一个全职太太,她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为了支撑和情人一起的各种奢华开销,只能想尽办法去借债。

谁知两任情人都在厌倦了激情之后离她而去,留下她独自面对债台高筑的现实。

故事最后爱玛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要求她必须在一天内将八千法郎还清,否则以家产抵押。

爱玛四处求助无门,只能服毒自杀,含恨离世。

以前读这本书,只觉得爱玛是死于虚荣心过重,如今再看,感触已截然不同。

她短暂的一生,其实始终活在虚幻中。

似一只笼中鸟,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真实的世界,也根本无从得知人性的险恶与复杂。

她会犯错并不是她不懂珍惜,故意为之。

而是狭隘的人生经历局限了她的认知,让她没有能力和智慧她来管理驾驭自己的欲望。

正如有句话所说:一个人在智慧不够时,破事最多。

想起在网上关注过一位自媒体博主@芳芳的故事。

第一段婚姻中,她因无法忍受前夫赌博恶习而选择离异,搬出去租了房子,上了一段时间班。

可对工作她根本不上心,在她看来这只能作为过渡,女人终归还是需要给自己找个归宿。

之后她经人介绍认识了现任丈夫,对方表示对她一见钟情,还允诺一定会让她过上好日子。

她也以为自己就此找到了幸福,很快就又领证结了婚。

可直到生下孩子后,她才意外发现,现任丈夫其实是个老赖,负债累累。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欲哭无泪,懊悔自己太容易相信别人了。

事实上从她选择把再婚当成救赎那一刻开始,就几乎可以预见这个结局。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贫困带给人最大的伤害,并不是物质匮乏而是深层的精神困局。

人在没钱时,思维最闭塞,眼界最浅,底气最弱,只能盲目把希望于情爱与他人。

最后落得的,只会是更深的失望与更大的灾难。

02

知名咨询商业顾问刘润分享一个例子。

一堆人为一块金子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有人拿起一块钻石就走了。

抢金子的那帮人为什么不去抢钻石?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从始至终,就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身边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这就是认知层次不同所带来的差距。

这个故事,用来解释很多女人在人生旅程中频频做错选择、走错路的原因,也恰如其分。

“金子”就像曾被她们奉为圭臬的婚姻与爱情,以为只有得到这些,才能换来一世幸福。

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远比此更贵重、更值得追求的“钻石”。

那就是一份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经济与人格双重独立的事业。

用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的话说:

“女性缺爱是一种谎言,我们缺失的是资源、是权利、是尊重,是比爱情更宏大的生命命题。”

一个女人能够认清并悟透这个道理之际,便是她人生真正开启蜕变之时。

民国才女苏青,用自己围城内外的经历,演绎了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在前半生里,她中断学业,一心把相夫教子当成是自己的天职。

直到一次,她想向丈夫拿点生活费,却被对方劈头打了一巴掌,辱骂她是“寄生虫”。

自尊被踩碎的痛苦,让苏青彻底醒悟,下决心要走出家门,靠写作养活自己和孩子。

之后,她笔耕不辍,完成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的创作,一举轰动文坛。

写作的成功,为苏青带来了丰厚报酬,也让她得以结识到很多名人,逐步打开视野和格局。

不满于现状的苏青又有了新想法,要学习经商,自己当老板。

一年后苏青顺利创办《天地》月刊,并凭借成熟的商业理念,把杂志社经营得有声有色。

至此,苏青彻底实现了华丽转身,一跃成为上海滩独立女性的典范。

她是突然才变得这么厉害的吗?

显然不是,只是在专注于做事业的过程中,她曾经被埋没的才能终于得以有机会发挥罢了。

《阳明传》中有言:人需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工作之于女性最大的意义,正在于此。

虽然辛苦,但唯有通过这种磨练,你才能打破天真幻想,接触并了解到世界真实的运行逻辑。

而在看得通透后,你的头脑自然也会变得清醒,越来越知道,什么才最值得自己争取与追寻。

03

很多女人对金钱的态度大致都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少女时期,对钱没有概念,总想着够用就行;

出了社会后开始意识到钱的重要性,但仍是羞于谈钱,觉得谈钱伤感情;

等体会过囊中羞涩的窘迫与无奈,观念才彻底扭转,开始一门心思赚钱。

这个过程也是通往觉醒的必经之路。

用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来说就是:我并不爱钱,但我喜欢钱带来的独立和自由。

真正聪慧的女人,都是已然明白这个道理的人。

就像我很喜欢的“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

在遭遇母亲突然病故和丈夫无故背叛那段日子,她一度深陷于绝望中,甚至想过开车自杀。

好在历劫之后,她选择了放下过往,逼自己全身心投入写小说的事业中。

48岁那年,克里斯蒂拿出6000英镑稿费买下一座庄园,将那里打造成自己的梦想之家。

坐在落地窗前的扶手椅上,闻着手边红茶扑鼻的香气,欣赏着绿树葱茏的美景。

那一刻,所有的辛苦与坚持,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女人开始一门心思搞钱的时候,就是将注意力完全放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

你会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很宝贵,不应该浪费在无用的内耗和烂人破事上。

而是要把它用来专注于提升自己,做能够给自己带来结果和收益的事。

苏敏阿姨刚开启自驾游时,只是为了逃离那段快要让她窒息的婚姻。

然而随着她开启自媒体事业,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和收入后,她便逐渐意识到:过去那种需要靠强忍委屈才能维持的生活,根本不值一过。

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完全可以凭本事养活自己,也完全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后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看到了,她成了知名博主,出了书,还电影原型的身份闪耀戛纳红毯。

很认可这样一句话:

“我们总在期待别人给幸福,却在兜兜转转后发现,自己本身就有足够的能力给自己幸福。”

每个女人,都远比自己想象中更优秀。

如果当下感觉焦虑迷茫,那其实是命运在提醒你,该是时候沉下心来好好打拼事业了。

赚钱的能力,决定你掌控自我命运的底气。

当我们手里有钱,眼里有光,脚下有路,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难题,都会变得不值一提。

作家毛姆写道:

“人追求的不一定是财富,但必须要有足以维持尊严的生活,使自己能够不受阻挠地工作,能够慷慨,能够爽朗,能够独立。”

人的成长其实和植物一样,只有扎根于经济独立的土壤,才能养成丰盈挺拔的灵魂。

人生下半场,请务必记得,不要在该努力赚钱的时候胡思乱想。

收回盲目期待,专注强大自我,看着银行卡中不断增长的余额,你自会发现:

一个女人最大的智慧,就藏在她为自己锻造的盔甲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7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