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别总焦虑自己不够好-爱分享导航](https://www.afx5.cn/wp-content/uploads/2025/08/d2b5ca33bd20250830135740-1024x524.png)
我们总是容易对自己太过苛刻,老盯着身上那点不足不停否定,不断折腾,却忘了欣赏自己的光。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一个最真实的生活真相就是,谁都不完美。真正的牛人,并非没缺点,而是知道自己啥德行了,还照样能支棱起来,还能继续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所以,别总是焦虑自己不够好,拿出你的行动去改变,生活自然会给你好脸色。
完成,远比完美更重要一个人若是总想等着万事俱备,那么可能永远也迈不出第一步。就好像你做一件事,开始做得挺好,但就因为过程的一个小瑕疵,然后全盘否定自己。这亏不亏?历史上有个叫陆俟的北魏将军,有次皇帝让他去平定一股胡人叛乱,没给他大军,就给了他一批丝绸当本钱。这咋打?要换别人,早焦虑死了,肯定上书哭穷要兵要粮。但是陆俟没慌,他带着丝绸跑去胡人地盘,摆摊大甩卖,价格实惠,很快就跟胡人头领的子弟们混成了“哥们”。最后靠着这层关系,轻松把人头领给绑了,叛乱就这么平息了。你看,如果他当时纠结于“兵不够、将不强”这个不完美开局,最后可能就错失良机了。达·芬奇也说过:“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一个人懂得越多,越知道山外有山的道理,然后在做人做事上面反而会更虚心,而不是更焦虑。所以,凡事先别管自己能不能做到一百分,让自己勇敢地去做,在行动中不断完善,这本身就很了不起了。
你的价值,不由缺点定义人总是习惯放大自己的短板,以至于不公平且愚蠢地盖住了你所有的好。北宋大文豪苏轼,诗词书画无一不精,绝对是天才吧?但他的人生简历上,也写满了“被贬”二字。从黄州到惠州,甚至到了海南儋州,越贬越偏远。要论“混官场”这个标准,他简直是失败透顶。可他焦虑了吗?沉沦了吗?没有。他一生当中,修苏堤、酿美酒、烤羊脊骨,写下一堆“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快乐诗句。尤其到了官场后半生,看透放下的苏轼,不再焦虑,而是坦然地接受,回归生活,最后把别人眼中的“失败人生”,过成了千古传唱的潇洒篇章。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会终其一生认为自己愚蠢。”鱼别焦虑自己不会爬树,因为自身的价值在于畅游大海。
而你的价值,在于你擅长什么,热爱什么,发出了多少光,而不在于那块你不擅长的阴影有多大。
别人的看法,只是参考票其实,我们很多焦虑,源于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样子。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他笃信咖啡有毒,非要证明。于是他找来一对死囚双胞胎,命令一个每天喝咖啡,一个每天喝茶,看谁先死。可结果呢?最后连派去监督的医生都老死了,喝茶那位也走了,喝咖啡那位还活得好好的。国王用生命(别人的)证明了自己的看法是错的,到头来自己那么笃定的事情没有得到证实,岂不焦虑?所以,别人说的话,对不对还两说呢,又何必太当真?特蕾莎修女说:“你如果做好事,有人说你别有用心,那又如何?还是要做好事。”别人的看法,只是一张参考票,但决定权永远在你手里。你的人生剧本,不是由别人来批改的作文,勇敢地活出自己,就是最硬核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