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忍让不是一种智慧

图片[1]-“忍让”陷阱:别让毒瘤文化毁了你的一生

上次我写了吃苦、吃亏这篇文章,今天我再来聊聊“忍让”这两个字。
同样的,我照旧看了下微信里关于“忍让”的爆火文章。
大多都是鸡汤,而且我发现基本那些写传统文化的、上面的账号强调的都是人要忍让,字里行间透露出忍让是良好的品质,巴拉巴拉……
也正常,毕竟“和谐社会”,忍让很重要,宣传忍让很重要。
但是,我更关心个体。
在我看来,很多人都被压制了,不管是个性,还是欲望,还是其他,都在被压制,而且是从小被压制。
忍让绝对是导致被压制很大的原因之一。
越南人从小就被教育、就被灌输人要学会忍让,有很多所谓的“谚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算了吧……
尤其是“算了吧文化”,很容易和弱势文化沾边。
因为,越懦弱的人、越胆小怕事的人越害怕发生冲突,就越喜欢说算了吧。
即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也会因为害怕发生冲突导致潜意识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告诉自己:要不算了吧……
万一发生冲突了,多不好,要不就吃点亏吧……
于是,他们本该拿回属于自己的利益,但是因为算了吧,所以,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开开心心且轻轻松松的拿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很多原因,比如,小时候被伤害过,被惊吓过,被欺负过,那么在长大后就会有这样“算了吧”的情况。
本质上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实际上,你越算了吧,对方就越会进一步拿捏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前几天我写了那些内耗子女的父母,能改正吗?这篇文章,有位粉丝就是不断遭受父母的控制、拿捏、打压等等。
而她之前的应对措施就是忍让,她觉得只要忍让了,自己过自己的就可以了,或者说当面顺从他们,背地里再自己生活就可以。
对于有些家长来说,这么做是可以的,毕竟,谁都不想发生冲突,大家和平度过每一天的生活就已经不错了。
但是,对于某些一点都不开明的父母来说,你要做的一定不能忍让,只要忍让,他们一定会得寸进尺,一定会不断拿捏你,不断控制你……
如果你想拥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生活,有掌控的生活,摆脱内耗,那么就一定要和他们大吵一架,一架不行就两架,只要他们内耗你,想要掌控你,你就得跟他们吵,直到吵赢为止。
要么就是手机、微信全部拉黑删除,几个月半年都不联系。
这些措施是要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你有独立的人格,你的内心是坚定的,你不会允许任何人掌控你的生活、你的人生。
只有让他们看到你的恒心,让他们从内心里感知到你真的无法掌控了,那么他们才有可能会放手(也可能不会)。
对于脑子不开明的父母,又喜欢内耗儿女的父母,只能这么干。
说句难听的,这都是实属“无奈之举”。
而且,你千万不要被他们道德绑架,被他们说你是白眼狼、长大了,翅膀硬了,管不住了、一点都不孝顺等等的字眼而有所动。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不痛不痒的道德绑架的标准话术。
但是对于那些“道德底线高”、不敢独立的年轻人来说,就犹如一座大山压在自己的身上,动弹不得。
全天下不开明的父母都会说这些话术,他们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只有那些聪明的、觉醒的、开明的父母才不会说这些话术来道德绑架儿女。
再比如,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利益,那么你是选择忍让还是反击?
拥有弱势文化的人会选择忍让,毕竟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冲突,举止投足间都在彰显他们的懦弱。
而拥有强势文化的人就不一样了,如果谁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那么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把自己的利益抢回来。
拥有强盗思维的人就更不同了,不仅要把自己的利益抢回来,还要把别人的利益一同夺回来。
所以,大家才不敢招惹那些强盗,反而只侵占那些拥有弱势文化的人。
毕竟,弱小的人好欺负,老实人好欺负,好欺负就更容易获得利益。
就像是校园霸凌,只有喜欢忍让、没有自信、不敢发生冲突的孩子才会被当做霸凌的对象。
而那些脑子活跃、喜欢拉帮结派、或者是敢于保障自己利益的孩子是不会被霸凌的。
所以,如果你从小就教育你的孩子要忍让,不能和别人发生冲突,那就是在变相的让他成为一个被别人欺负的孩子,至少也是被欺负的潜在对象。
这种孩子长大后,依然会被社会上的各种人群所侵犯。
因为文化不同,就导致了命运的不同。
所以,千万不要被某些毒瘤文化给洗傻了,你傻了还要让周围的人傻,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傻,真是罪大恶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4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