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自己开心-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

图片[1]-人活着的美好状态:当下、自然、烟火缺一不可

大家觉得,人活着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从前,我们初入社会,觉得有事可做,有钱可花就是圆满。

现在,我们历经浮华,才知嘴角有笑,心中有暖那么难得。

《养真集》中写道:“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人有悲欢,月有圆缺,赌气不如平心静气,生气不如一团和气,傲气不如浩然正气。

人生苦短,往后余生,你的第一追求,是要学会哄自己开心。01

活在当下

《后汉书》有言:败不可悔。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要反复地懊悔。

于事无补,于人无益,只会让自己心力交瘁,陷入精神内耗。

过去不恋,未来不迎,学着活在当下。

苏轼被贬黄州,有点心灰意冷。

半夜醉酒归家,他在江边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什么时候才能忘掉功名利禄,个人抱负,不再悔恨,不再懊恼,让身心重回安宁呢?

忘掉昔日的荣耀,忘掉眼前的困苦,苏轼安安心心做一个老农,春种秋收,收拾自己的“东坡”,营造自己的“雪堂”。

闲来无事,去江边饮酒,享受自然的明月清风。

这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黄州之后,苏子瞻渐渐隐入烟尘,而苏东坡慢慢走上舞台。

《增广贤文》中说:既坠釜甑,反顾何益?已覆之水,收之实难。

瓦罐已经掉在地上打碎了,再看还有什么意义?

水已经泼在地上了,想再收起来是不可能的。

人这一生,难免会做错事,留下遗憾,心存悔恨。

但与其沉湎于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坦然放下。

忘记过去的纷扰,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一个人才能摆脱精神内耗,活得开开心心。

02

亲近自然

作家毛姆曾说:

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大自然不会说话,却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抚慰人心。

当你觉得累的时候,不妨走出去,让清风吹散烦恼,让阳光晒干忧郁,让花香带来欢愉。

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1957年被化为右派,下放劳动,但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成为他的困扰。

在湖北咸宁向阳湖,他插秧、种菜,放养家禽家畜,什么农活都干。

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依然苦中作乐,常即兴赋诗,没有明式家具、宣德炉就把玩自己劳动常用的扁担,并做《扁担铭》:

与尔伍,三寒署,向阳湖,学稼圃。

不作简,不为屏,肩头日日随吾行。

破粉节,留青筠,两端颤颤如有神。

海可填,山可夷,此君劲节不可移。

莫低莫昂,莫抑莫扬,平允正直,无往不臧。

有时被派去放牛,他陶醉于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并从中找到无穷乐趣:

日斜归牧且从容,缓步长堤任好风。

我学村童君莫笑,倒骑牛背剥莲蓬。

偶有闲暇,他就漫山遍野采灵芝,挖兰花,乐此不疲。

春搴兰草秋芝草,朝啖团鱼暮鳜鱼。

日日逍遥无一事,咸宁虽好却愁予。

1973年夏季,王世襄返京时还带回不少咸宁的花卉,堆了大半屋子。

毕淑敏说:在大自然里,呼吸到无边无际的绿色,从心灵到皮肤,染成薄荷。

大自然,恰恰是最好的疗愈师。

面向大自然你不用藏着掖着,放下你所有的复杂,像个孩子一样去看看这本真的美,你会得到天地间最本源的能量。

03

融入烟火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烟火气,是人间最绵长的滋味。

有句话说,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

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是最平凡的生活,也是最有诗意的生活。

有烟火气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总能在或浓或淡的滋味里,寻回生活的乐趣。

汪曾祺先生喜欢做饭,到了晚年更喜欢亲自下厨。

他必须自己去菜市场买菜,他说: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

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买完菜回来,汪曾祺便兴致勃勃地在厨房折腾起来。

将肉丝剁碎,加入葱花,拌上酱瓜末,塞入油条段中,入油锅炸至金黄,这是汪曾祺自创的菜——塞肉回锅油条。

嚼之酥碎,声动十里。

苏东坡在《浣溪沙》中写道: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烟火气,不是转瞬即逝的灿烂,而是细水长流的淡然。

真正的快乐,不需要诗和远方的堆砌,一个有热爱生活的人,即使在烟火红尘中,也能寻找到无穷乐趣。

一餐一饭都有滋有味,一朝一夕都诗意盎然。

汪曾祺先生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生活总是一地鸡毛,有时繁琐,有时喧嚣,有时痛苦,有时无聊。

昨天很苦,今天也不甜,但要相信,明天会很好。

桃源至今不可得,自种桃花在堂前。

我们如果要过诗意人生,就要学会哄自己开心,微笑着向前,快乐的度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4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