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喜欢“受害者有罪论”?

图片[1]-为什么我不喜欢“受害者有罪论”?-爱分享导航

上次在《“安卓人”还有翻身的机会吗》这篇文章里我说了一个观点:很多安卓手机已经被诈骗犯给掌控了。他们会肆意地在手机里预装垃圾APP,还会频繁地通过弹窗、广告来诱导用户去下载更多垃圾APP,甚至去借贷。所以,我买手机、给家人买手机时只会考虑苹果和三星这两个品牌。然后有粉丝在评论区说:一个人动不动就被诱导,说明他的脑子有问题,社会没有义务为一个成年人提供无菌环境。他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并不是特别认可。假设我们这里一共有10亿个智能手机用户,里面至少有3亿人的智商、学历、辨别能力不足。当他们看到“您的手机内存已满,点此清理内存”或者“您获得了50元红包,点此领取”这种弹窗时,他们真的会去点击。轻则下载一堆垃圾APP占用内存、增加手机耗电量,重则上当受骗、背负一身债务。类似的,各大卫视频道播放的那些卖保健品的电视直销广告,受害者也是上面我说的那3亿用户。我觉得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上当受骗的消费者、说他们脑子不好使。那些邪恶的手机品牌、电视频道,至少应该负80%的责任。我父母就属于文化程度不高、鉴别能力不强的人,所以我只允许他们使用苹果和三星这两个品牌。他们如果敢买其他品牌手机,我直接给他们摔掉。有人说:抛开价格谈品质,这属于耍流氓了。我想说:并不是这样的,我其实也很在意价格,我的父母也很在意价格。我父母使用的苹果手机,都是我使用过两三年、淘汰下来的,放到他们手上时,残值应该不到3000元了。如果是三星手机,我会给他们买A系列的,新机也就是2500元左右,能流畅使用3年,没有任何问题。我在《下一部手机要买哪款,我已经想好了》这篇文章里详细讲过三星手机的利与弊。但是,同样是两三千元,如果购买“割韭菜”的手机品牌,那么放在他们手里有很多隐患,反正我不能冒这种风险……总之,如果某一种诈骗案频发,我们不能总是责怪受害者、说他们防范意识不强、太贪心,我们更应该谴责的是诈骗犯。类似的,我也不赞同“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这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村里边弱小的,你就活该被村霸欺负吗?或者,你只能通过多生儿子、把他们培养成彪悍的性格、才能防止被别人欺负吗?不,你应该离开那个弱肉强食的村子,去一个更加文明、弱者也不会被欺负的村子里生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98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