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穷人:有车有房有贷款

记得10年前的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成功人士的标准就是:有车有房。

到了5年前,车子和房子就不是成功人士的专属了,而是普通人的标配。

尤其是男人,没车没房就不算男人。

到了今天,风向又发生了变化。

很多女人在找结婚对象时,特别在意男方有没有贷款: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先放在一边,有没有贷款才是关键,我可不想嫁给你之后还要跟着你还30年的贷款。

况且,有的女人自己也贷款买了车房。

二贷合一贷,那还得了?

那么问题来了,10年前、5年前的时候,为什么没人在意“贷款”这件事?

原因也很简单,那时候房子一直在蹭蹭涨,恨不得两年翻一番,至于贷款到底是100万还是300万,谁在意啊?

房价再涨两年,贷款都出来了。

但是,到了这两年,出现了两大变化:

① 上涨预期没有了

当大家对于房子的上涨预期消失之后,那么贷款的份量立刻就凸显出来了。

假设一套300万的房子,首付100万,贷款200万,每个月光是利息就要还大几千元(纯粹是给银行打工)。

再加上本金,一个月花在还房贷上的固定支出就一万多。

② 高薪岗位的数量增长迟缓

我记得十年前的时候,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高薪岗位超级多。

我有个大学校友(普通一本院校),学习成绩很差,挂了很多科,最后勉强毕业了,但是找不到工作。

然后他就花钱去学了编程,半年之后他出来工作时,月薪直接1.5万(2014年),如果出差的话月薪很容易飙到2万元。

当时的就业形势非常好,到处都在建设,各种公司都在疯狂招人。

但是今天呢?大家都懂。

没有了高收入预期之后,就没人敢随便贷款了,毕竟明天的工作还不知道能否保住。

说完房子,下面我再说说汽车。

过去十年里,是国人买车的疯狂增长期,恨不得农村下地的庄稼汉都要买一辆小汽车代步,否则就是没面子。

但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候,这些都是很好理解的。

一旦增长期停滞之后,车贷、油费、保养、保险这些钱就凸显出来了。

网上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给汽车加一次油的钱,就可以买一辆自行车了。

放到5年前,谁如果说这样的话很可能会被嘲笑,毕竟汽车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交通工具,对于幸福感的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到了今天,我估计没人会嘲笑这种言论了。

因为大家都能意识到,赚钱越来越难了。

这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认真审视汽车这个物件,它到底是刚需品,还是一个纯粹的消耗品?

我觉得用不了3年,国人在消费时都会变得非常理性,都会特别重视“现金流”这个东西。

每个月吞噬自己现金流的东西,再也不会碰了。

至于面子,面子值多少钱一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2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