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名言金句-句句醍醐灌顶

图片[1]-几个名言金句-句句醍醐灌顶-爱分享导航

很多人都说自己活的累,是因为他们走了很多弯道,走了很多错路,如果按照相对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事,按照事情的第一性原理做事,那么每个人的生活都会过的很开心。但是大部分人并不是按照第一性原理做事的,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会躲开这个事情的正常发展,以及第一性原理。所以负熵今天跟大家掰开揉碎讲一讲8个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一性原理,如果你能够听懂,并且按照我说的做,那么肯定会少走十年弯路,而且你的生活也会幸福一大截。

1、家庭的第一性原理是经济,而不是感情

很多人一谈家庭,就会在嘴边说什么“爱”,“温暖”等等之类的话题。实际上呢,缺钱的家庭是很难有什么“爱”、“温暖”的,爱、温暖这些词汇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如果没有金钱当做分母,那么你们的感情以及爱很难维持下去。充其量就会变成“短期”。我老早说了,没钱的人首要目标是赚钱。否则的话,一旦成家以后,各方面都需要金钱,那个时候你就很被动了。

2、职场的第一性原理是价值,而不是努力

很多家伙听信了那些胡扯的观点和“谣言”,总觉得自己在职场里足够努力,就可以在职场里“大杀四方”,地位越来越高。实际上,努力在职场里只是加分项,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定是你能为公司创造什么价值。公司的老板也每天在想,你能够为公司创造多少的价值,然后再根据相对应的价值给到你相对应的报酬。而你如果错误的认为自己努力就可以获得高薪,从此走向人生赢家,那么你注定会失望。比如,很多人习惯用加班、熬夜证明自己,但其实没什么用。每个人都可以很努力,每个人在职场中都是内卷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的努力都是廉价的,而只有真正的有本事,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那么你才是稀缺的。另外,老板给你工资,不是为了买你的时间,而是买你带来的结果。

3、教育的第一性原理是培养能力,不是追求分数

分数是短暂的,但是能力确实一生的。很多家长只盯着孩子的分数,如果分数低了,就开始数落孩子,有的甚至打压孩子,打骂孩子,次次打骂。在这次次打骂的过程中,逐渐让孩子变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更加丧失孩子的独立人格,那就更不要谈什么能力了。老师看分数还能理解,毕竟,如果分数都比较差,老师这份职业是要被领导批评的,毕竟,学校要的是成绩,要的是升学率,分数不高,怎么升学。所以,老师也得遵从这一条,牢牢抓紧孩子的分数。至于你的孩子有什么能力,关我屁事,爱有没有。而做家长的千万不能陷入到这样的认知里,应该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坚韧的意志,孩子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等等这诸多的能力需要去提高,去培训。这样的话,孩子才是一个健全的人。但是大多数家长也不会在意这些,所以大家在一起摧残孩子。

4、健康的第一性原理是自律,而不是医疗

要知道,医疗是亡羊补牢,而自律呢才是未雨绸缪。很多人总说现在医疗很发达了,自己身体出了点状况,去医院看看就好了。可是,你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的身体出问题呢?你应该在你身体健康的时候就开始保养起来,比如规律的作息,持续的运动,均衡的饮食等等,这些都能让你离疾病远一些。说到饮食,我多说两句。市面上的大多数所谓的美食都是“减命食品”,尤其是那些高油盐糖的食物,以及配料表各种化学物的食品,简直就是为了让你进医院花钱所量身定制的产品。这些东西在平常的时候一点点的把你的身体搞垮,最终几十年后,你攒了点钱,而此时你的身体也已不堪重负,于是,再把这几十年攒的钱全部给吐出来,交到医院去。就这么简单。所以不管是再发达的医疗,还是再好的保险,都不如平常自律的自己。

5、创业的第一性原理是(创造)需求,而不是存量竞争

要知道,一个蛋糕一个人吃是没问题的,5个人吃勉勉强强,100个人吃就分不够了。这个时候,就得多几个蛋糕才能够分得下去。创业也是如此。你不能在一个有限的环境里跟别人内卷竞争,那样只会两败俱伤。你应该多思考用户的需求,看看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比如,我在之前文章里提到过,那些人是需要卖房卖地来增加收入,那么就得创造一个需求,让大众都得购买。于是,各种概念、刚需产品就出来了,大家为了能够有性生活、为了能结婚,为了孩子教育只能咬牙高价购买。相当于捏了你的蛋蛋,让你“花钱了事”。再比如,越南的大部分景点都是收割人头,但是呢,他们不断的增加需求,不断地宣传“一生必来xx景点”、“来xx地方必打卡的xx景点”、所以,你也得思考,大众有哪些需求,再去解决他们的需求,如果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再解决他们的需求。

6、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是风险控制,不是高回报

投资的第一任务是活下来,是风险控制,而不是所谓的高回报,一夜暴富。这些基本都是诱饵。只要你能够把风险控制到最低,那么你就是赢的。巴菲特就是完全遵守这条准则,把风险降到最低,不懂的坚决不碰。

7、养老的第一原理是提前规划,而不是依赖子女

现在已经2025年了,竟然还会有人妄想“养儿防老”,在越南这片土地上,你基本上要帮衬孩子,孩子大概率才会过得幸福一些,更不要说让孩子老给你养老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让孩子给自己养老”这条只能越来越不现实。所以,一定要趁年轻,布局自己的养老规划。我觉得30岁以后就得布局自己的养老规划了,当然你提前我也不会说什么,因为那更好。而且你就得靠自己养老,比如储蓄,投资优质的资产,健康管理,也不要说什么靠设保。未来大概率孩子越来越少,大概率缴纳设保的人数会越来少,大概率缴纳设保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大概率退休时间会越来越长,那么设保的性价比只会越来越低。

8、成长的第一性原理是反思,而不是经历

经历的再多,不反思也没用,不反思同样的坑就会不断地跳进去。所以,反思是排在经历前面的。

你经历过多少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从中提炼出多少可用的规律和方法。

有些人活了三十年,过的是一年重复了三十次;

有些人只活了五年,却每一年都在升级。

反思能够让经历变成经验,让失败变成财富,让弯路变成捷径。

没有反思的经历,只是在浪费时间。当然了,也不是说经历没用,实际上,人是要多经历一些东西,多体验一些事情,然后多思考,多反思,这样很多经验自己才会知道,很多道理自己才会深刻理解。而深刻理解后,你才会更聪明,头脑更清晰,认知更高,做什么事情才会更加的游刃有余。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80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