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由-是情绪自由

图片[1]-情绪管理的真正秘诀:让自己不再被情绪牵着走

一个能掌控自身情绪的人,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尼采说过:

“获得真正自由的方法是要学会自我控制。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确实,人要是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得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还谈什么自由?

而真正厉害的人,不是没情绪,而是不被情绪左右。

毕竟,对于生活里那么多的烦心事,要是每件都揪着心不放,日子还过不过了?

因此,一个人真正的自由,是能管好情绪,稳住情绪,让情绪自由而平静。

最终,我们的人生才能像溪水一般,细水长流,自由自在。

01 情绪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古人常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

庄周梦蝶的故事你听过吧?庄子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可醒来后竟然搞不清是自己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自己。

大家也许会觉得他多想了,天真了,糊涂了。

可他不是真糊涂,而是明白了情感超脱的重要。

说到底,就是别太把自己那点情绪当回事。

因为情绪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唯有平静对待,平淡面对,才能心平气和地过好当下。

东晋有个叫谢安的名士,在淝水之战前线打仗呢,按道理说情况很危急吧?

可是他收到捷报后脸上一点喜色没有,继续淡定跟下属下棋。

人家问他怎么这么沉得住气,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小孩子们把敌人打跑了。”

其实他心里早乐开花了,但人家就是能绷住。

这就是高手。

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里说过:

“冷漠的态度是可以克服的,躁怒的情绪也可以控制。人‘有能力’保留它的精神自由及心智的独立,即使是身心皆处于恐怖如斯的压力下,亦无不同。”

一个理性而成熟的人,其实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选择自己的情绪反应。

因为自己的心里也清楚,不是环境决定了我们的情绪,而是我们选择了如何应对环境。

如此,当我们能自我克制和控制,便可收获真正的内在自由。

02 觉察情绪,才能管理情绪‍‍所以,大多数人的大部分痛苦,就是没有处理好自己跟自己的关系,也没有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有些人一辈子都被情绪牵着走,自己还浑然不知。

张德芬就说过:“我们人生很多苦,其实是不必受的。”

说穿了,其实人的大多数烦恼都是自找的。

心里不快乐,就非在外面找个人、找个事挂上自己的情绪,自编自导自演一场苦情戏。

明明没有那个必要,可好似自己就是靠自己无法处理掉。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苏格拉底,他老婆的个性非常泼辣。

有一次他被老婆骂得狗血淋头,接着一盆洗脚水就泼他头上了。

朋友看不过去,说你怎么受得了这种女人?

苏格拉底却笑笑说:“雷声过后必有大雨,这不是很正常吗?”

苏格拉底的智慧,从一句话里就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毕竟,他能分清别人的情绪,但也能守住自己内心的平静,这才是大智慧。

弗洛伊德说:“未被表达的情绪终究会以更丑陋的方式回归。”

这话在理儿,很多人,看似控制了情绪,其实没有。

因为情绪自由,不是压下去就没了,因为它总得找个出口冒出来。

我们要做的不是压抑情绪,而是认识它、接纳它,然后给它找个合适的出口。

甚至,学会和谐地跟情绪相处,情绪才能被你遗忘在某个角落,不再纠缠和消耗你。

这样,才真正不会让情绪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03 情绪自由,才是真自由

很多人觉得,自由就是想干啥就干啥。

其实真正的自由是:不想干啥就不干啥,尤其是不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礼记》里说:“怨而不怒。”

情绪像洪水,释放得有渠道,乱倾泻只会招灾,造成更多的灾患。

明朝有个叫徐溥的官员,年轻时候为了修炼性子,在书桌上刻意放了两个瓶子。

每当心生一个善念,说一句好话,就投一颗黄豆;若是起了一个恶念,说了一句坏话,就投一颗黑豆。

开始是黑豆多,黄豆少,慢慢地黄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

你看,就这么一个简单法子,巧妙地帮自己管住了情绪。

克里希那穆提说过:“自由是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情绪自由就是内心独立,不依附外界的评价,不害怕他人的眼光。

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活得真正自在,过得舒服惬意。

就好像别人夸你,你笑笑;别人骂你,你也笑笑。

不为外界波动所动,这才是真正的情绪自由。

说到底,情绪自由不是没有情绪,而是做情绪的主人。

达·芬奇说得妙:“你无法遏制波浪,但可以学会冲浪。”

让情绪像江河一样奔流,你做那个不崩溃的堤岸。

就像让痛苦像鸟群一样穿过心灵,你做那片静默宽容的天空。

这才是真正的内在自由,让自身不被情绪绑架,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85 分享